刀片服务器为什么发展停滞

2014-01-10 21:31:40 来源:华军数据恢复 作者:网站管理员 阅读:

     回想起新世纪之初,2001年,当RLX首度抛出刀片服务器的概念,但最初的刀片性能不强,人们对这种单片式的服务器更多的还是质疑;2002年,蓝色巨人IBM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这一新型服务器的看好,推出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,自此刀片服务器进入快速发展期,十年中,刀片服务器呈现出翻倍、甚至数倍的增长速度,刀片也从最初的互联网,发展到HPC、金融、电信、能源、制造、政府、教育、动漫、电影等多个行业,并逐渐被中小企业所接受。

 
  十年中,整个IT产业对刀片的赞美要远远超过如今的微服务器,没错,刀片几乎将数据中心所需要的要素集于一身:高密度、占地小、易部署、易管理、易扩展、长期TCO低、单片的供电、制冷和采购成本比1U机架还要低,对于保守服务器蔓延折磨的数据中心来说,刀片的出现无疑是解决难题的一剂良药,这样的产品不受热捧,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。
 
  于是,就像今天的微服务器,刀片也曾赢得了无数美誉:“下一代数据中心基础架构”、“数据中心减肥良方”、“天然虚拟化架构”、“云计算基石”、“数据中心救世主”…等等。
 
  虽然刀片表现出了远超塔式和机架服务器的高增速,并且在整个服务器市场的占有率也越来越大,但至今也并未撼动机架在数据中心的统治地位,最初媒体、分析师所设想的,刀片将统治数据中心的局面并未出现。那么,是刀片不够给力,还是刀片的发展和预想的还是有着那么一点儿的偏差?还是机架服务器气场太强,刀片终究无法继续上位?
 
  凡事皆有两面性,就像治病需要对症下药一样,即便是刀片是副良药,但也要用的对地方。多年以来,刀片一直受“标准、制冷、供电、成本”几大顽疾困扰,首先看标准,刀片标准难题由来已久,因为刀片服务器最初的几大提供商,IBM、HP、Sun…并没有让自家的刀片和其他厂商兼容的意思,甚至自家的不同代产品也不兼容…每家一个玩法,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说服用户的方法,那么,对于用户来说,怎么来选可就要慎重了,因为买了一家的产品,你只能一直用到底了,想换?好,连刀箱一起换了吧,肉不肉疼只有自己知道。
 
  标准对于用户来说是个好东西,就像x86工业标准服务器的问世大大加快了服务器发展的步伐,让用户能更加简单的应用服务器,扩展更加便捷;但是对厂商来说,标准化的产品无疑增加了差异化的难度,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,同时利润也变得更加透明。没有统一标准的刀片服务器所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,一方面希望自身能快速发展普及,一方面又希望能坚持自家的标准,获得更大的收益,想将对立的两个方面统一,确实是难为这些厂商了。虽然英特尔曾力推SSI标准刀片,但收效甚微,几大刀片巨头并不买账。
 
  还有供电和制冷的难题。如果您是一名数据中心的运营者,刀片厂商在向您兜售的时候一定会说:“买我们的刀片吧!给您算笔账….计算下来,我们单片刀片的功耗一定会比您的1U服务器低!制冷费用低!快买吧,还等什么?”…没错,刀片服务器采用了共享的电源、散热系统,经过整体的优化设计,单片能耗确实占有优势,但是,如果将刀片满配,并塞满整个机架,很多老旧机房的配电和制冷可就难以负荷了。所以,虽然刀片确实能够减少空间和降低整体能耗,但由于机房的限制,难以大量的普及。
 
  还有就是成本问题。刀片服务器降低了管理维护难度,降低了空间占用,并且平均能耗更低,长期来看是能够降低TCO的。但是,刀片服务器的初期采购成本要高于机架服务器,这导致很多用户在采购时候望而却步。曾有刀片厂商算过一笔账,当刀箱中的刀片多于6片时,平均下来的采购成本是比同配置机架要低的,换句话说,如果小于6片,成本并不低。于是,这将大量小型客户拒之门外,高富帅小企业毕竟不多,更多的还是要精打细算。
 
  絮叨了很多,说的似乎都是刀片的缺点,但其实实际情况是,瑕不掩瑜,刀片服务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所接受,依旧有着远超机架和塔式的增速,这足以说明刀片是适合数据中心的一剂良药。IDC报告显示,在整个x86市场,刀片已经占到12%~15%左右,增长率比平均增长率高近一倍;高端服务器(四路及以上)已经占到x86市场30%左右份额,成长也非常快;虚拟化、云计算和大数据等越来越多的负载都是放在刀片和高端服务器上。
 
  虽然刀片给人的印象越来越低调,但实际上是发展的越来越高调,随着更多新建数据中心的出现,机房供电和制冷问题随之解决,刀片也将有着更好的未来。
  • 华军行数据恢复 - 最新图文资讯
  • 最新资讯导读
  • 推荐内容
  • 热点内容
CopyRight2014-2016 华军数据恢复中心 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17254号-4 成功案例 | 华军资讯 | 技术专题 | RSS地图